顯示具有 每日反省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每日反省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

12/24 每日反省



我們不可能控管未來的不確定因素,因此,要能將每天的生活過得平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
記得前陣子寫晨摘時,在奧美公關丁菱娟董事長的部落格上看到了一段話,「成功的人都是樂在工作,樂在生活的。他們總是該加班的時候加班,該休息的時候盡情玩樂。成功的人不會去考慮平衡點,他們知道平衡點不是永恆的,也不會永遠在那裏。」

有時我們會因工作關係必須犧牲一陣子的生活,就應在結束忙碌期後讓自己適當的休息,再重新分配一整天的時間規劃,才能讓自己維持動力、有更多彩的生活。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

12/23 每日反省



「天助自助者」,是我一直篤信的理念,一旦累積好自己的能力,面對任何的機會都能好好的把握。

從大學開始寫部落格以來,就有透過這樣的關係而認識些網友,受到許多方面的幫助,也因此希望能延續這樣社群間的正向互助,自己也開始替那些同樣積極向上的後輩解決些學習上的問題、送書等,這是我能,也是我應做的事。

關鍵還是在於,只有當你願意幫你自己時,其他人才會願意幫你。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

12/22 每日反省



無論做任何事,想要更專精、比別人更專業,就得比其他人花更多的心力在學習上,無時無刻去找學習的機會、想改善的方法、壓縮出更多可以利用的時間。

然而在過程中,也不應因此而犧牲掉更重要的事物,如陪伴家人的時間,以及健康的身體。即便每個人心中對每件事都有不同的衡量標準,但對我而言,這兩件事是不應妥協。

有時,路走久了,也要想想自己為什麼走在這條路上。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

12/21 每日反省



距離前一篇的每日反省,已經有將近兩年的間隔沒有寫了,文筆退化不少,便決定把自己每天反省的事項再寫回到部落格上。

從畢業以來,無論是在服役過程,或是工作期間都發生很多事,儘管在過程中智力有退化、中文有變差,不過確實感覺到自己有所成長,尤其是在自制力的部分。

在當兵時,按表操課、以分鐘為單位動作的觀念,我沿用在自己的生活上,想讓自己每天都能過得很充實。最近仔細回顧這陣子的作息,雖然的確很充實,但我卻一直沒把「平衡」這件事做好。

因此,原先透過工作週記做一週回顧的方法,發現以週為單位做行程上的調整實在不容易,尤其是在冬天這種設了六個鬧鐘卻叫不醒自己的季節,需要有更好的行程改善方法,就打算寫下每天的日程表,由每一個今天去反省明天要怎麼樣讓自己可以變得更好,要怎麼樣才能離自己的每月目標更近一點。

加油吧!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

11/19 晨摘

  • 資訊安全:
1.通过Word文档进行感染的新型PoS机恶意程序出现 by Freebuf

Word文档已经成为网络犯罪最喜欢使用的载体。第一种方法发送含有 Pony infostealer恶意软件的word文档。另外一种传播途径是用户访问恶意网站,其中一个版本的钓鱼攻击工具包让他们感染了Bedep恶意软件,建立连接到C&C服务器,然后下载TinyLoader,这种特殊的恶意软件只做一件事,从C&C服务器使用其自己的自定义协议,下载其它恶意软件,而这些恶意软件病毒通常仅仅只有5kb,例如“AbaddonPOS ”。

研究人员发现AbaddonPOS专门窃取信用卡和借记卡交易数据,也尝试通过各种反分析技巧来逃避检测,其中包反分析技术和模糊处理技术。研究人员对比TinyLoader和AbaddonPOS两款恶意软件病毒的程序代码时候发现两者还是有不少相同之处。

2.斯诺登应该为巴黎恐怖袭击背锅?通信加密造成的惨案? by Freebuf

前中情局老大James Woolsey在巴黎恐怖事件发生后,指责斯诺登破坏了他们对于解密方向研究的努力,并且教会了恐怖分子如何才能逃过政府的追踪。

据Woolsey所述,斯诺登泄密的文件里,有关于美国和英国情报机构对于全球人类的监视和跟踪方法。最后,像ISIS或者基地组织就会采取新的通信手法,比如端对端加密,以避免被警方监视。

3.Vizio智能电视再躺枪:贩卖用户数据可被中间人截胡 by Freebuf

当Vizio智能电视试图连接到tvinteractive.tv服务器时,可以被黑客用一个伪造的签名证书劫持,而这个服务器电视机每秒会访问一次。在研究了电视机与服务器之间收发的数据后,研究人员发现服务器给电视机发送的数据里,带上了一个校验值。

电视机没有检查证书的有效性,而是在接受数据前对数据进行校验值比对检查,这个校验值是服务器端命令的md5 hash值+salt值。

很快,他们在里面发现了一个纯文本文件,里面包含了salt的值。他们能够用中间人攻击去读取电视机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,从而伪装成服务器,发送命令给电视。

  • 自我成長:
1.別怕管理比你聰明的屬下 by Rebecca Knight

(1)想想自己的恐懼從哪裡來
(2)詢問其他經理人
(3)有施、有受,接受員工的意見
(4)充分授權
(5)表現出自信,但別做過頭

2.讓績效評估更有成效 by 哈佛商業評論

在你與員工進行績效評估之前,記得先把自己要給員工的意見寫下來,而且要站在能讓討論有具體成效的角度。

盡可能客觀記錄你觀察員工表現的種種想法,再把你的結論結合具體的數據。把員工的成績和已設定的目標對照,作為員工是否進步的證據。

3.週末不工作的祕訣 by Elizabeth Grace Saunders

我們都需要在週末好好休息,所以你應該盡量把工作排在一週開始的那幾天。反正無論你多努力把工作計畫排好,還是會有意想不到的工作出現,所以你應該在一週的頭幾天把行事曆全排滿,到後面幾天時,就可以多留些空檔備用。

如欲閱讀更多文章摘要,請見 每日晨摘

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

2015 年雜談與期許


  回過頭看 2014 年,我達成了兩個小小的里程碑,一個是從大學畢業,另一個是在軍中服役了半年。

  先從大學談起吧。我是個悶騷、慢熟的人,大學的這些死黨,結交的過程還蠻有趣的。記得是在大一軍訓課的時候,必須要分組報告,同班的人我也不是很熟,正好,旁邊坐的就是一群有點熟悉的陌生面孔,我們的緣分就一直延續到現在。而這門軍訓課,正是我大學蛻變的開始。

  自幼至高中止,我從沒上台報告過,要在一群人面前講出一段話,對我而言實在有點困難,不過既然課堂規定要報告,那就硬著頭皮上吧!然而,自以為做了充足功課,卻還是在台上慘遭滑鐵盧,我,忘詞了。在前幾天拼命地背誦補充資料,發現自己面對台下幾十雙眼睛時,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口,我在台上愣了好久,好久,好久...

  有了這次的教訓,我告訴自己,簡報這一門專業,我一定要好好掌握。幸好,這四年間,簡報的報告、製作技巧、鋪陳方式都有了巨幅增進,當然,背後也付出了只有自己知道的大量心血。

  這個大學生活,仔細想想其實達成了不少成就,翹課跑回台北聽了十幾場演講、創辦三個學習社群、參加跨校競賽,和幾個素位謀面的朋友一起拿下了最佳人氣獎,還上了報紙一角、到中國參加兩岸交流營隊、學習三百多本各種類型書籍的知識、在實務課程中領導過 58 人的班級,也擔任過課程中的教育訓練委員會主委、總經理特助、在顧問公司實習人資、部落格破二十萬人次瀏覽紀錄.....等,當然,最重要的還是找到了自己的職涯方向 - 人力資源。

  這段期間,一路上遇到了幾位恩師,包括林敏平、曾淑惠老師賢伉儷,給了我學習領導、換位思考的機會,教我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、彭金山老師,給了我人資實習的機會,也讓我學會以顧問的眼光綜觀問題,還有兩位導師李麗華、柯秀佳老師,對學生的殷殷教誨,以及薛夙貞老師給的媒合人資實習的機會,也感謝她私下的付出,洪朝貴、趙令文老師讓我感受到專注的熱忱,還有許多老師、同學、甚至許多不認識的人,都是我在這一路上想好好感謝的人,因為有你們,造就了更好的我,也因為有你們,讓我發現我與過去的自己有多大的不同。

  其次是進了國軍服役,認識許多來自不同背景的學長、學弟,有的是輟學創業有成,有的是未來的大廚師,還有的,會在休息時間時開辦重訓課程。其實軍中並不有趣,有趣的是你會看見不同的人事物,在應對進退時,會有什麼樣的思維與行為,有人說,軍中就像是個小型社會,的確,但,這裡是講究階級,而不是講究道理,只能一味地「是、是、是」,這就是我說無趣的地方。


  今年有個很深刻的感觸,在人生的這一路上,走著走著,才發現變得不是這個世界,而是不斷被歷練風霜的自己。

  23 年來,不斷地跌跌撞撞,路途中遇過了一些人,經歷了一點事,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,而不是一個完美的人。

  和人接觸多了,和事磨合久了,才知道沒有所謂的絕對,只有相對。每個人就像座沒有刻度的天平,把道德與良心放在一起,是平衡的,把自私與慾望放在一起,也是平衡的;但若把道德與自私,良心與慾望一起秤量,卻開始困惑究竟孰重孰輕,於是我們偷偷地在一側加了幾顆名叫價值觀的砝碼,覺得兩側看似是平衡了,殊不知在別座天秤上,你的良心比人輕了些,你的自私比人重了點。

  所有的價值觀,所有的評判人、事標準,都是出自於人,對,正是這個欲求不滿,卻永遠無法完美的人。

  我們有時覺得對方固執、蠻橫,甚至有些愚笨,卻從沒探究對方會有如此想法、如此行為的原因。他也和你一樣,也和每個人一樣,在這顛簸的路途中,不斷向前邁進,不斷跌倒,不斷受傷,不斷失敗,不斷爬起,是這些經驗告訴他該這麼想、該這麼做。

 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,有些人在這一段是康莊大道,有些人在這一段是荊棘遍佈,理當會衍生出不同的價值,這才造就了我們不同的個體。

  這個世界,往往缺少了包容、諒解對方的這份愛,導致所有的視野都被我們給蒙蔽,只看見自己的想法。

  每每走在街頭,或搭乘交通工具時,我很喜歡觀察這些來來往往的人們,即使彼此從沒有過交集,也會自扮偵探地想想這個人可能經歷了什麼事,遇過了哪些人......就算總是得不到答案,卻很喜歡沉浸在這種內心小劇場,因為我想,除了品味自己平時的生活外,體驗或說是假想別人的生活、假想別人的想法,其實也是一種樂趣。

  2015 年,期許自己三件事,一是做人處事再更圓滑些、二是多留意身邊的小細節、三是過著不會讓自己後悔的每一天。

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

2/13 每日反省 - 成為一個更好的人



最近在雜誌上看到一段話,讓我對自己的規劃有了一次深切的反省:「工作不是人生的目標,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才是。」

往往在規劃時,我把工作作為一切的終點,預想好職涯的終點,並從後往前推。現在想想,這樣的缺點,是沒有將我這個「人」考慮進一生的規劃中。

人生真正重要的,絕對不是賺上多少錢,而是你成為了什麼樣的一個人。

有時我們都掉入了這樣一個誤區:認為為了實現某個夢想,必須先累積多麼龐大的資金才能開始實踐,然而在這個賺取金錢的過程中,往往賠上了健康、賠上了家庭、賠上了幸福。

為了將來,卻犧牲了現在。我不知道這樣值不值,我只知道許多事如同一顆玻璃球般,現在不握緊,以後永遠只能後悔那散落一地的碎片。

你是個什麼樣的人,全然衡量於你手上仍握著球。

今日結論:哪些事是皮球,哪些事是玻璃球,我想我們都應審慎評估,一旦鬆開雙手後,是否能承受得起將來的後悔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

2/12 每日反省 - 永遠從對方角度思考


記得先前看過一篇文章,內容大致上是提到作者在捷運車廂內看到有學生坐在博愛座上,看到老年人士卻不讓位,出聲指責後,才發現該學生其實身體行動不便。

有時我們人太常看別人的表面,因自己主觀意識作祟所做出的言行,往往傷害了他人,我們缺乏的,就是站在對方角度思考事情。思考為何受到指責時,她卻沒有讓位的舉動;思考為何受到指責時,她卻沉默低頭不語。

今日結論:無論何時,都應設身處地站在對方角度思考,而不要以個人的眼光妄自評論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/11 每日反省 - 認真過好每一天


最近看了部由公視放映的紀錄片《死亡處方箋 20130524 公視 主題之夜》,內容主要在於透過不同的實際案例,來探討人類安樂死的議題。

從每個個案中,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對於即將面對的死亡,所做出不同的選擇。也許是選擇安樂死,也或許是選擇在安養院帶著病痛緩慢逝世。

說來有些殘酷,但患者無論做出哪項選擇,都只是在決定自己的死亡。

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,這是患者自己所做的決定,不代表其他患者也該做出同樣的決定,更不代表其他「正常人」該去影響患者的決定,無論這個決定會對親人造成多大的傷害。

影片當中一位已逝者提到一句話,我相當喜歡,也感到相當沉痛:「時間在不同的情境下,都有不同的價值。」

這句話,就能說明我看完這部影片後所有的感觸了。

今日結論:我不確定自己將來是否也會染上絕症,也不曉得臨終時能否選擇自己的死亡,更不確定當時能否坦然面對死亡;我唯一確定的是,無論生活中遭遇多少挫折與困難,都必須認真過好每個嶄新的一天,細細品味生活中的所有細節,珍惜這一趟不凡的人生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

2/10 每日反省 - 將時間花在做對的事情上



今天向老師匯報了先前要求做的事項,主要在協助老師選擇合適的電子書製作軟體並評估各項可行性。

當初在挑選時,我以四大方向作為選擇要點,一是可製作電子書,而非轉換格式,二是可插入影像、影音等增加閱讀性、互動性,三是免費性質,四是支援跨平台。後來我至少把十幾套電子書軟體裝上了電腦,刪到最後,唯一符合需求的,僅剩Sigil一套。

我原先以為老師的主要重心放在製作電子書籍上,今天才發現老師實際上已有成品,只需轉換為電子書之格式;原先以為老師希望電子書能有影音互動之效果(因另有提及過想出版生死學書籍),今天才發現老師的主軸放在專業性質的書籍上。在挑選軟體上,我的方向實在偏差過大。

此外,我也以為老師主要希望以販售電子書為主,便特別製作了電子書的行銷報告,整理各國電子書銷售概況,分析現今書籍之營銷手法,並根據效益給出自己的建議與想法。然而,我今天才發現老師大多數的書籍並不需後續行銷及販售。

簡言之,就是白忙一場。

今日結論:接受任務後,應當場深度提問上級,以確認需求,並將以自己的方式重述任務需求,確保產出方向無誤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

2/9 每日反省 - 切勿輕易相信網路中的知識



日前看了一篇《具備三種 know how 更有競爭力》,當中引用了一段話,是我經常犯的錯之一:「許多人都感覺自己在各種領域變得相當靈通了,或至少只消幾次 Google 搜尋,很快就可以變得靈通。但網路上充斥著過量的錯誤資訊,分隔真實與謊言、事實與意見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。事實上,網路給了我們一種知識專家的錯覺,它讓我們信心滿滿地高估自己的背景、教育程度與成熟度。」

人往往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,因此會不斷拿支持自己論點的文章來佐證「自己才是對的」。而這樣偏頗的結果,便會導致錯誤資訊的流傳。最明顯的例子,可看網路中擁、廢核兩派論述的引據來源。

今日結論:即便將網路上的知識多方考據,來源的準確性也有待商榷。網路時代雖然加速了知識的獲取,但未經專家確認其真偽前,只需參考即可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

2/8 每日反省 - 做與不做的抉擇


近日看到了兩段很棒的句子:
「If you don't go after what you want, you'll never have it.
If you don't ask, the answer is always no.」

「選擇」這件事很有趣,只要有選擇,就一定會伴隨著結果。結果上的差異,只是看你能承受哪些機會成本罷了。

我自己在做任何事情前,往往有太多先入為主的觀念,並傾向於將事情複雜化,由於這樣的躊躇不前,讓我喪失了許多機會。

最後用演員白家綺挑戰澳門旅遊塔時說的一句話作為收尾:
「生命中有許多時刻,並不是我真的很勇敢,而是一個人的時候,要軟弱給誰看?」

今日結論:不做,什麼事也不會發生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

2/7 每日反省 - 將焦點放在問題的本質上



今天看到一個令我相當氣憤的新聞,內容大致上是警察追逐兩名無照駕駛的少女,後來其中一名少女不幸墜落橋下死亡。

我氣憤的點,在於無論是新聞標題,或是網友後續評論,並不是將焦點放在犯法的問題上,而是將焦點集中在警察說詞跳針、害犯罪者死亡的觀點上。這樣的做法,會助長將來警察在執法正義時會有所猶豫,進而造成無法挽救的後果。正是因為台灣民眾對警察要求人道主義,逐漸讓警察成為了「帶著槍的弱勢團體」。

假設今天把「少女」兩個字替換為「少年」,網路的言辭就會放在「小屁孩死好」;再把「少年」換成「中年男子」,網路的評論絕對又是不一樣的說法。

民眾往往會隨著一些關鍵字的影響,而改變自己過去的立場,這說為是媒體行銷的話術也不為過,畢竟這些話術的根源,正是人類行為學。

今日結論:勿隨多數民意而左右觀點,永遠保持獨立思考,並將焦點放在問題的本質上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

2/6 每日反省 - 問題不應依據單一面向解決


自我開始研究人資以來,一直好奇雇主、受雇者在薪資認定上的落差從何而來,今天看到一篇《台灣的年輕人,你除了創業,沒有第二條路了!》解決了我的疑惑。

文中提到「當年輕一輩的族群逐漸發現,付出和過去一樣的努力,卻得不到和過去一樣的成果時,往上爬的鬥志就會消失。另一方面,企業主也發現,付出和過去一樣的酬勞,卻得不到和過去一樣的產值時,花錢栽培年輕人的意願就會降低。」

換句話說,薪資愈來愈低的原因,在於受雇者認為當前薪資價值低於所付出之勞力,而雇主認為當前薪資價值高於所付出之勞力,這樣的無限循環,導致薪資停滯不前甚至後退。

因此我們常會看到兩方面不同論點的文章,一是抱怨無良企業薪資過低,二是抱怨在職者無上進心。

要解決薪資認知的鴻溝,個人淺見認為主要有兩方面需介入干涉,一是政府需參考各國物價指數與薪資狀況,調整台灣整體薪資;二是企業內的福利委員會需在雇主與受雇者之間做妥善的溝通橋樑,協調雙方需求。如此,才可能解決薪資認知的鴻溝。

今日結論:解決問題,往往需衡量多方意見,以大局綜觀之,才能不失偏頗地從根本解決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

2/5 每日反省 - 找到達成目標的欲望



寫晨摘時,看到《 你需要一个“新起点”吗?》這篇文章提到制定目標方法,有了些感觸。

仔細回想過去規劃目標的狀況,都是因自己先想像過目標達成後的興奮感,接著帶著這份熱血開始著手規劃如何達成目標。

例如大一時想學程式設計,是因受到許多startup那種用程式改變世界的熱忱,自己當時想弄個教育平台,幫助台灣的教育減少資訊落差,並導入如coursera的證書機制,剔除大學體制、融合線下實習的作法,讓所有學習者都能根據一份教育平台的文憑來求職。

大二時想學資安,則是因為受了Anonymous以及日劇Bloody Monday的影響,轉而想成為一名hacker,白天在資安公司為客戶防護安全,晚上則替各軟體、網頁做漏洞測試,協助他們改善安全。

大三開始想從事人資,主要是因修讀了人資課程,覺得HR能改善一間公司員工的生計、職能、生涯目標,讓我有一種能幫助他人的憧憬。

其實,我事先完全不知「先想像目標達成的興奮感再著手規劃如何完成」這樣的方法會帶來的效益,這還真有些誤打誤撞。

今日結論:目標制定的關鍵,在於先找到做這個目標的欲望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

2/4 每日反省 - 因人制宜


先前曾看過一篇《一位大陸母親改寫童話 教育女兒防性侵》,覺得說話的藝術相當重要,和孩子用故事的方式闡述道理,才容易被接受。

而今天看到一位8歲女童被 「蘋果火箭」炸喉的新聞,不禁讓我想到當時的畫面,會對其他在場孩子的腦中,留下多麼深刻的陰影,而這樣的「身教」也讓他們更體會到鞭炮的危險性。

記得有本書提及應多讓孩子嘗試危險事情,如玩火、拿易碎、尖銳物品等,主要原因是當大人愈是告訴孩子不要嘗試,孩子愈會偷偷去做,這才是真正危險的事。因此必須在孩子接觸到這些危險事物前,在有大人的陪同下,先教育他們正確的操作方式,預防意外的發生。

再把情境拉到成人上,那些說故事的方法、強制要求的做法,已經派不上用場,最有效的方法,往往是「不見棺材不掉淚」的身教。即便被告知熬夜、抽煙、喝酒傷身,卻仍一再重複同樣的習慣,等到醫生的診斷書發下,後悔再也來不及。

今日結論:針對人的不同年齡層、不同性格,都需以合適的方法教導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/3 每日反省 - 4天3夜旅遊回顧

連續荒廢了幾日的晨摘與反省,覺得自己又變笨了些。不過,這幾天的放鬆,確實也讓我放鬆不少,也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、歷史文化帶給我的省思。

這次的四天三夜,主要是去花蓮與台東,而行程我是到了出發前兩天,才知道親戚只先訂好了民宿,而行程的部分便轉交由我安排。

其實我自己原本就有想去花東的念頭,也有朋友去年暑假時就和我大力推薦台東,因此我先前就已經將行程連同民宿規劃好,無奈資料全在宿舍的電腦,忘了都先將所有旅行資料備份到Evernote,實是失策,僅能靠短時間的資料收集以及先前的記憶來安排這次的行程。

這次行程我排得很鬆,主要是考量親戚平常工作勞累,想讓他們這幾天能睡飽,其次是因把景點塞太緊,很難細細品味不同景點的氛圍,也容易因趕時間而破壞興致,因此行程如下:

1/31:宜蘭蘇澳漁港集合搭船前往花蓮->午飯->松園別館->民宿check in->花蓮太平洋燈會、晚餐
2/1:慶修院->花蓮文創園區->午餐->慕谷慕魚->晚餐
2/2:雲山水->午餐->民宿check in->台東森林公園->台東正氣夜市
2/3:豐源國小->多良車站->返家(後來因隔天開工,怕高速公路大塞,就直接回去了)

下面我就根據我較有感觸的景點分別簡略講述心得:


松園別館:

松園別館是個相當有歷史意義的景點,這裡是過去二次世界大戰時,被日本作為軍事指揮處。據說在花蓮出發的神風特攻隊員,會在出發前到這裡喝下「御前酒」,便前往執行一去不回的任務。

松園別館這些百年的松樹,不知見過多少滿腔熱血為國奉獻的青年,飛向浩瀚無垠的天際,卻從沒有再次相遇的一天。那些餘生等著兒子音訊的母親們,也許,化為這裡的一株松樹,靜靜守候。

館內的歷史韻味,漸漸地被新生代文創藝術漂染,如今,只剩下詭秘的防空洞,或許能喚回那些逐漸被淡忘的歷史。


民宿:

我們對此次訂的兩間民宿,都有不同的感受。第一間爭議大的,在於三道門鎖以及吹風機故障、沒有沐浴乳等。第二間倒是普遍都有不錯的評價,但也是有人說比上一間空間小得多。

其實,既然民宿都已訂好,對那些缺陷睜一眼閉一眼又何妨?要找別人缺陷、找別人麻煩實在太容易,但批評完後卻什麼好處也帶不來。既然難得一夥人開心出遊,其實不必因途中的瑕疵,而壞了彼此的興致。


慶修院:

一進入慶修院,就讓我回憶起先前去京都看過的神社,其實有些相似,原因在於這裡過去就是日本的寺院,因此連同手水舍也一同被保存下來。

花蓮文創園區:

這裡與高雄的駁二類似,不過駁二是由港口倉庫改建,這裡則是由酒廠改建,因此有酒文化體驗館。可惜展覽活動不如駁二多,人潮相較下少了許多。

其實途中遇到一件事,令我有些不悅。在參觀週邊攤販時,聽到有人說「這東西(類似打擊樂器,但有音階)可以在火車站前拿來賺錢」。記得先前和朋友聊過藝術與設計的差異,簡言之是目的的不同。前者在於表達作者的感觸,或帶給他人啟發;後者是功能性的用途。而我認為不妥的點,在於你並不知道創作者對此作品的定義為何,恣意為之強加上用途,甚是不當,尤其在創作者面前說出這樣的評論。


慕谷慕魚:

由於須有入山證才能進入,又因網路預約需提早七日,便一大清早前往銅門派出所排隊。不到六點,鐵門外已人滿為患,時間一到,一群人不顧排隊順序一湧而上,道德教育確實有待加強。幸好,警員告知早上有排隊的,一定會安排入山,便放心填寫。

下午的天氣相當怡人,排這時入山很剛好(慕谷慕魚分早上、下午兩批入山),因有先查過資料,得知慕谷慕魚生態步道已開發成產業道路,便選擇龍澗發電廠的方向,沿途停靠。果然,一路上風景相當壯麗,後來發現路旁有條小路通往溪邊,便停下車來徒步前行。爬過陡峭的階梯、抓著繩索緩慢向下後,放眼望去,真有如人間仙境。溪水清澈湛藍,兩旁峽谷嶽立壯闊,我們捲起褲管讓潺潺溪流沁涼腳踝,感受大自然的氣息。這裡是我看過最美的風景了!


雲山水:

看過許多網友的介紹,這裡號稱照片怎麼拍都漂亮。雲山水看來還在開發,許多民宿仍在建置中,但一旁的風景,不知是天然或是人工,每一處都有不同的韻味。

途中遇上一件有趣的事,有個地方是由連續的石階所搭成的橋樑,橋樑的前後處都有人通行,但石階寬度僅適合一人通行,因此看到一群人在橋樑上杵著,等對方先後退,卻遲遲沒有動靜,不免聯想到黑羊與白羊的故事,甚是有趣!


此次旅程結論:你的心態決定你在旅途中的收獲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

1/28 每日反省 - 凡事不應只看表面



高職時,聽聞老師提及他曾負責處理學校電腦的訂購,後來在某個時間點附近,設備相繼故障,因而得知這陰謀論的狀況或許屬實。近日又在網路上看到這篇《電子產品一過保就壞 ? 巧合還是有預謀 ?》,更加深了我對陰謀論的肯定。

一般電子產品類的廠商為求回購率,往往會在機器、附屬品上設計ic針對「使用有效期限」動手腳,一旦到達該期限,產品便會自動故障。而產品的故障,往往是在保固期限過後沒多久。

當消費者將產品送回維修時,卻發現經常被告知零件已停產,或需從國外調回,算下來維修費幾乎能等同於重新購買一臺新型號的設備。

這,就是廠商慣用的營銷手法,透過表面的故障,讓我們以為機器實際已無法再操作。

然而,網路上已有相當多破解廠商手法的技巧,例如文中有一部影片介紹破解EPSON墨水匣的限制等。因此,在丟棄故障的產品時,應先搜尋看看是否有reset鈕,以「延長壽命」。

今日結論:永遠不要受事物的表面而蒙蔽了原本的面貌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

1/27 每日反省 - 持續做你最熱愛的事


看了《男人的堅持!大學中輟、耗時五年,只為完成一架紙飛機》,讓我想起兩位朋友,一位大二輟學,如今已在證券業擔任營業員,一位在大三輟學,正累積能力,準備開設文創結合創業空間的咖啡館。

我不談論學歷是否無用,只談論做自己熱愛的事。至今看過許多例子,無論是網路上或是身邊的朋友也好,我發現只要人一找到自己想從事的方向,並且持續不懈地努力,往往會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機會。

文中的這位Luca Iaconi-Stewart,正是因為輟學後專注在製作紙製的波音777模型上,如今被媒體大肆報導,由於大量曝光,進而增加被挖角的機會。

簡單總結兩個成功的要素:一是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;二是持續地做喜歡做的事。前者必須透過大量的實踐,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;後者必須能排除所有干擾,專心致志地做事。

今日結論:成功的關鍵,在於找到自己熱愛的事,並且願意付出大量時間持之以恆地練習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

1/26 每日反省 - 珍重與人之間的情誼



先前親戚有舉辦婚宴,但因忙實習合約問題便婉拒出席。今天聽家人說,有長輩沒帶孩子前去,原因是在於若孩子也出席,紅包費需增加額外支出。

我是不便評論他們的觀念是好是壞,就我的想法,婚宴其實並不單是慶祝新人結婚,更重要的是將親戚的關係連接起來。仔細想想,一年當中有多少時間能見上親戚?十年後,這些親戚又有多少人將成了茶餘飯後的話題?再過十年,被談論的、被裱在框裡的,也許就是你了。

人與人之間,最為重要的,就是彼此間的緣分,無論是親戚、朋友、家人,這輩子聚在一起,不代表下輩子能再續緣分。

今日結論:每個人的生命,都有各自的長短,彼此計較利害得失,實在沒有任何意義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