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

【平台假象:拆解超級平台的神話,分析數位生態系的深層特徵,建立在數位環境中不被吞噬的結構性優勢】筆記

背景概述

企業一旦實現規模化,就需要額外的結構性優勢鞏固地位,以築起護城河,防範新市場競爭者的挑戰。


重點1 規模化的優勢與劣勢

規模化雖有益於變動成本,可藉由提升購買力來增加利潤率;但在供給面,規模化對固定成本的影響最大。

因此,若成本是在不固定的情況下,大型企業很難佔到好處,反而可能隨著組織複雜而拖累自己。


而若固定成本越低,也代表新的競爭者更容易加入戰局。


重點2 產業與案例分析

1. Facebook的基礎是在維護穩固的人際關係網路,而非尋找新朋友,因此能夠創造更具韌性的平台,而不易受到挑戰。


2. 即便電影與電視的製片廠在大眾心中的地位很高,但內容創作活動的收益並不多。

而產業實力的來源,往往是將供給面的規模與顧客依賴心理相互強化,因此從結構面而言,內容整合者更優於內容創作者。


重點3 如何提升企業競爭優勢

1. 企業成功性高低,取決於位在生態系的位置、是否有具規模化的路線,以及企業在規模化時可望展現的其他結構性特徵。


2. 商業策略的重點,是在建立並強化市場進入的阻礙,而規模、供給、需求為核心競爭優勢。


3. 政府法規有時可視為公司競爭優勢的來源,可嘗試利用法規強化公司的競爭優勢,以提升市場進入阻礙。


重點4 競爭優勢評估框架

  • 相對規模:
    • 相關市場
      • 地理位置
      • 人口統計
      • 心理因素
    • 相關競爭者:
      • 直接競爭者
      • 相似替代品
  • 規模利益:
    • 需求面:
      • 網路效應強度
      • 產品存續的最小規模
    • 供給面:
      • 固定成本
      • 經濟存續的最小規模
  • 相互強化優勢:
    • 需求面(顧客依賴心理):
      • 習慣
      • 轉換成本
      • 搜尋成本
    • 供給面(專門技術):
      • 學習
      • 專利
      • 大數據/AI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