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策略:思考如何縮短現狀與目標的差距。
2. 策略三層次:
- 公司/集團策略(3~5年):選擇經營項目範圍、地理範圍
- 事業單位策略(1~2年):在該事業領域強化競爭優勢
- 功能別策略(半年~1年):加強部門各自的功能運作,以達成公司/集團策略、事業單位策略
3. 策略分析架構:
(1)市場調查與分析:內外部環境與現狀的SWOT分析、找出過去事情發生的脈絡,並且多以不同的角度解讀過去
- 外部環境分析
- PEST分析:
- Political 政治:租稅政策、勞工法律、環境管制、貿易限制、關稅
- Economic 經濟:經濟成長率、利率、匯率、貨膨脹、失業率
- Social 社會:教育水準、人口分布、風俗習慣、文化、價值觀
- Technological 科技:技術發展、科技趨勢、政府的科技方向
- 五力分析:
- 現有競爭者狀態
- 新進入者威脅
- 替代品威脅
- 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
- 對客戶的議價能力
- 內部環境分析:
- 有形資產:土地、廠房設備、現金等
- 無形資產:品牌、供應鏈關係、客戶忠誠度等
- 人力資產:員工的技能、經驗、特質、向心力等
- 經營資產:
- 業務能力:客戶與市場知識
- 組織能力:資源協調與整合能力、企業文化等
(2)策略擬定:以TOWS矩陣擬定策略方向
(3)市場區隔:以STP找出市場區隔
- Segmentation 市場區隔:訂出不同市場區隔
- Targeting 選擇目標市場:依據SWOT分析與成長潛力選擇目標客群
- Positioning 產品定位:根據目標市場與客群決定產品定位
4. 核心能力與競爭優勢,通常是資源整合後的結果。
5. 核心能力槓桿的方式:
- 複製:原封不動地移轉,如超商展店
- 擴展:適當修改以延伸到新領域,如富士將感光劑中的膠原蛋白用於保養品
- 交換:找尋合作夥伴、交換資源,如福特與福斯共同開發電動車
6. 策略模式:
(1)垂直/水平整合策略:
- 水平整合:為減少競爭,而取得競爭者股權或合併
- 向上整合:為掌握供應鏈,而向上游取得股權或自行投資
- 向下整合:向下游的通路或客戶投資,以購買股權或授權
(2)集中深化策略:
- 市場滲透:擴大市占率
- 市場開發:找尋新通路、地區
- 產品開發:改良既有產品、開發新產品
(3)防禦型策略:
- 合併
- 出售
- 縮減規模
- 外移
(4)全球化策略:
- 降低製造成本
- 追求營收成長
- 就近服務客戶
- 達成規模經濟
(5)策略聯盟:合資或合作,取得同業、異業的互補性資源
(6)異業合作:跨產業合作
(7)低價策略:在大眾化產品的情況下,只能降成本或促銷
(8)差異化策略:強化公司的主要競爭力
(9)多角化策略:利用多餘資金做投資,擴大事業版圖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