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人力規劃(徵)
1.
2.各主要部門業務:
資訊技術:技術與企業系統整合、資訊系統建構、資訊技術發展與營運。
設計暨技術平台:設計服務暨技術平台發展。
人力資源: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發展。
品質暨可靠性:品質與可靠性管理。
企業規劃:生產規劃與控制、工業工程、營運效率管理。
全球業務暨行銷:
(1)品牌管理—公司品牌管理。
(2)市場研究─市場分析、預測及研究。
(3)客戶服務—客戶忠誠度與解決方案管理。
(4)子公司營運—北美、歐洲、日本及亞太地區之業務推展與客戶服務。
資材暨風險管理:採購、倉管、進出口、運籌管理、工業安全、環境保護。
先進技術事業:製造(晶圓十二、十四廠)、新廠規劃、製造技術整合、先進產品工程、光罩製造、先進技術事業發展、技術與服務行銷。
主流技術事業:製造(晶圓二、三、五、六、八廠)、主流產品工程、後段技術暨服務、主流技術事業發展、產能管理、技術與服務行銷。
財務暨發言人:
(1)財務暨會計服務,包括:法人關係、公共關係、資金管理、稅務管理、資產管理、策略投資、財會管理等。
(2)公司發言人。
法務:公司法務、訴訟、商務合約、專利及其他智慧財產權管理。
中國區業務:中國大陸市場之業務策略與發展、製造與客戶服務。
特殊計劃:推動進行中的各項新事業計劃、協助發展新的策略事業。
內部稽核:內部稽核與作業流程管理。
二、員工招聘(選)
1.應徵者需有的七項基本能力:
(1)獨立思考能力。
(2)創新的能力。
(3)自動自發、積極進取的精神。
(4)專業訓練加上商業知識。
(5)溝通的能力。
(6)英文。
(7)國際觀。
2.新人任用標準:
專業能力強、與企業志同道合、有強烈企圖心、願意全力以赴。
專業能力強、與企業志同道合、有強烈企圖心、願意全力以赴。
三、教育訓練(育)
1.設立導師制:
新人一進入公司,就安排好一位其他部門的資深員工,每個月固定兩次為他做生活或工作上的諮詢。
新人一進入公司,就安排好一位其他部門的資深員工,每個月固定兩次為他做生活或工作上的諮詢。
2.個人發展計畫:
每一位員工都會有一份與直屬主管共同依據個人學經歷背景、工作需求、績效評核結果與職涯發展需要,量身訂作的「個人發展計劃書」(IDP)。
每一位員工都會有一份與直屬主管共同依據個人學經歷背景、工作需求、績效評核結果與職涯發展需要,量身訂作的「個人發展計劃書」(IDP)。
3.訓練規劃:
4.多元進修管道:
5.新進工程師前六個月的學習藍圖:
1 - 3 個月:
(1)新人訓練。
(2)基礎操作訓練。
(3)部門基礎訓練。
(4)Buddy Coaching。
4 個月:
(1)實際上線訓練。
(2)E - learning 課程。
5 - 6 個月:
(1)技術專業 OJT。
(2)評核。
6 個月:Buddy 輔導。
6.好夥伴制度(Buddy System):提供新人前 3 個月生活與工作上的協助,包括:
(1)人際關係的建立。
(2)工作環境的適應與協助。
(3)生活的調適與安排。
(4)公司資源與政策的運用。
7.學習發展體系:
(1)個人發展計畫(IDP):
- Classroom learning,包括:內部專家自製課程、外部引進專業課程、外部訓練專業課程。
- E - learning,包括:工程技術、功能專業、管理、個人發展。
(2)OJT:
- 基礎工程訓練,包括:廠區運作訓練、線上操作訓練、安全衛生訓練。
- 專業工程訓練,包括:電機專業學程、各模組專業養成。
四、績效考核(用)
1.績效考核包括二大元素:
(1)績效:指員工全年度對公司之貢獻,及其達到績效目標之過程及方法。
(2)趨勢:則著重於個人潛能與發展性,強調個人成長、績效改進及能力提升及其對公司之貢獻。
2.績效考核步驟:
(1)評核過程:員工自我評核 → 主管與員工溝通,完成員工績效檢討與評核 → 設定次年度目標 → 訂定發展計畫以達成目標。
(2)定期檢視:於年度中經由持續地由主管與部屬進行績效討論。
3.績效評比的分布原則:
- 傑出的:小於或等於 10%。
- 優良的:小於或等於 25% ~ 45%。
- 良好的:小於或等於 50% ~ 70%。
- 有待改進的和不合格的:大於或等於 5%。
其中「傑出的」與「稱職的」人數合計約95%;「有待改進的」與「不可接受的」二者合計不得少於5%。
4.績效考核三階段:
員工自我評核、共同評核與主管評核。其中共同評核強調客戶導向、團隊合作。於年度開始時,由主管與部屬共同決定誰是共同評核者(包括內部客戶與外部客戶,原則上共同評核者為二至三人),並由共同評核者決定其評核結果是否告知員工,至評核結果如何計算,則仍由主管決定(維持主管領導權)。
員工自我評核、共同評核與主管評核。其中共同評核強調客戶導向、團隊合作。於年度開始時,由主管與部屬共同決定誰是共同評核者(包括內部客戶與外部客戶,原則上共同評核者為二至三人),並由共同評核者決定其評核結果是否告知員工,至評核結果如何計算,則仍由主管決定(維持主管領導權)。
5.進入公司開始,員工每兩年以內,都必須針對工作中的相關範疇,發表一項「發明」的成果。
6.採行非正式的360度回饋,主管進行評估時可以跳過層級,徵詢其他人的意見。
7.績效評核的五大原則:
(1)如夥伴的合作關係。
(2)強調自我績效的管理。
(3)持續的互動及溝通。
(4)績效發展。
(5)例外管理:集中注意力在 10% 至 20%「傑出」及「需改進」、「不合格」的員工上,而不是 80% 至 90% 表現「優秀」及「良好」的員工。
五、薪酬獎勵與員工關係管理(留)
1.績效薪酬制度:
將績效標準與調薪、分紅及晉升等結合;其調薪與分紅之上限分別為預算額之2倍、1.4倍、0.7倍及0。
將績效標準與調薪、分紅及晉升等結合;其調薪與分紅之上限分別為預算額之2倍、1.4倍、0.7倍及0。
2.獎金制度有以下數種:
(1)季績效獎金: 以團隊為對象,並以每季營利達成率為目標。達成預定目標之團隊於該季結束後發給0.5個月薪資。
(2)季激勵金: 以個人為發放對象,並授權各主管自行訂定目標,每季提撥各部門薪資總額3.5%供各主管統籌運用。
(3)月增產獎金: 以每月產能為目標,適用於團隊及個人,直接針對員工,依不同團隊之實際產能,發放不同數額之獎金。其中30%為固定發給,70%則考量個人績效發給。
(4)年度股票分紅: 由董事會核准公司盈餘8%分配給員工,個人分紅則視其考績、職級、年資及薪資而定。
3.績效不良人員處理方式:
以不予加薪、不分紅、不發獎金等措施。
以不予加薪、不分紅、不發獎金等措施。
4.公司明訂每人每年有 120 小時的給薪病假;每年也安排員工做 健康檢查;進一步更請來專業醫療人員,教導員工解讀健檢項目的意涵、如何做壓力管理、 如何注意身心平衡。
六、資料來源
人力規劃(徵):
1.鄭涵如,「台積電-組織圖」。
2.台積電,2007,「」[PDF]:p2。
員工招聘(選):
1.施志茂、劉明堅、洪大安,2009/04,「台積電經營管理之研究 — 兼論公司治理原則」。[PDF]:p17、p18。
教育訓練(育):
2.台積電,「學習發展」。
3.台積電,「職涯發展」。
4.台積電,2010/04/09,「以資訊技術打造世界級的半導體企業」。[PPT]:p30。
績效考核(用):
1.文彥,2009/08/17,「我國民間企業績效管理制度-台積電」。
2.劉明華,2004/08,「教育人員績效獎金之可行性研究 ─以臺中縣國民中學為例」。[PDF]:p78。
3.簡士傑,「台積電:人才就是原動力」。
4.智策國際經營顧問,「標竿公司績效制度-台積電」。
5.黃良志,「員工績效評估與績效管理」。[PPT]:p16 ~ p18。
薪酬獎勵與員工關係管理(留):
1.文彥,2009/08/17,「我國民間企業績效管理制度-台積電」。
如欲閱讀更多企業人資案例,請見 每日人資案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