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

「數位學習,你選對了嗎?」觀後感

1.衡量數位學習平台的好壞,核心重點在於:易用性。


2.數位學習服務的八大面向:

(1)人員:
<1>教學者支援
<2>學習者支援

(2)課程:
<1>學程發展
<2>課程設計
<3>教學歷程

(3)系統:
<1>機構性支援
<2>評鑑
<3>科技: 注意教材容量


3.數位學習教材的五大面向:

(1)教材內容:
<1>正確性
<2>內容組織完整

(2)導引與追蹤:
<1>導引
<2>操作指引與求助功能
<3>學習追蹤

(3)教學設計:
<1>教學目標
<2>教學方法
<3>練習與形成性評量
<4>總結性評量
<5>促進學習之策略
<6>一致性

(4)教學媒體:
<1>媒體設計與運用
<2>介面設計
<3>媒體元素

(5)創意:
<1>教材內容
<2>導引與追蹤
<3>教學設計
<4>教學媒體
<5>其他面


4.數位學習營運服務的五大面向:
(1)人力資源
(2)網站(學習網)經營
(3)服務流程
(4)資訊要求
(5)管理制度


5.遊戲式學習
(1)自我啟發型(Learning by playing)
(2)競賽型(Learning for playing)


6.2011學習科技趨勢報告:
Near-term horizon (within next 12 months)
E-Books
Mobiles

Second adoption horizon (within 2-3 years)
Augmented reality
Game-based learning

Far-term horizon (with in 4-5 years)
Gesture-based computing
Learning analytics


7.行動科技支援教與學的六大特性:
(1) 便擕性 (portability)
(2) 社群互動性 (social interactivity)
(3)個人化 (individuality)
(4)情境感知性 (context sensitivity)
(5) 連接性 (connectivity)
(6) 整合真實與虚擬世界 (bridging physical & digital worlds)


8.無縫學習的兩大類:
(1)促成性無縫學習(Facilitated Seamless Learning, FSL)
(2)自主性無縫學習(Self-Directed Seamless Learning, SDSL)


9.合作學習的原則:
(1)積極的相互依賴(positive interdependence)
(2)面對面鼓勵互動(face-to-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)
(3)個人績效責任(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)
(4)人際與小團體技巧(interpersonal and small-group skills)
(5)團體歷程(group processing)


10.教學設計/解決問題導向的技術開發:
(1)QuietCapture(解決研究、教師追蹤學生的需要)
(2)CollInq(解決教學活動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)


11.科技化教學應試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,也同時需要適當管控及建立自律。


12.確保使用者在任何操作中遇到問題時,可以即時找到協助。


13.教育應確保學生遇到問題時,可以即時獲得解答。


14.數位學習,應重「學習」而非「數位」,勿混淆本質。


15.運用聲音、圖片、文字等方式激發學習動機。


16.數位教學的特色在於能將授課內容的抽象事物化為具體,務必多找出與傳統教育的差異點


17.產品對象 => 內容來源 => 教學設計 => 媒體形式 => 回餽評量機制 => 學習服務 => 產品對象 => ... 


18.教育互動科技的範例:

(1)互動電子白板(Interactive White Board; IWB)
http://youtu.be/0U05WeXPGlk
http://youtu.be/5s5EvhHy7eQ

(2)互動顯示器(Interactive Displays)
http://youtu.be/ISevviuEsn4

(3)互動書寫顯示器(Interactive Pen Displays)
http://youtu.be/guAGbTyvjJo

(4)教室反饋系統(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;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)
http://youtu.be/lBYrKPoVFwg

(5)互動書桌(Interactive Table)
http://youtu.be/b_FRmYXtneQ

(6)實物投影機(Document Camera)
http://youtu.be/mVlo1OhPi68

(7)互動軟體之數學工具
http://youtu.be/OOGQwWruCzs

(8)互動軟體之表格工具
http://youtu.be/jIvVmYviEJE

(9)互動軟體之形狀繪製工具
http://youtu.be/cZggcw5xdRQ

(10)互動軟體之動畫工具
http://youtu.be/gUdKOfFqpts

(11)互動軟體之特殊工具
http://youtu.be/0J8K-wewIvA

(12)互動軟體之主題工具
http://youtu.be/IBssiUgn0wg

(13)互動軟體之概念圖工具
http://youtu.be/A625Yh6v6uQ

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

「中華電信&Google讓你的App發光發熱賺大錢」觀後感

1.先問自己為什麼做,再問做什麼。


2.app的遊戲、工具、參考類含金量高:多媒體類雖下載次數較多,但含金量偏低。


3.在你的app還沒成名前,不要進行大規模的宣傳。


4.一定要有影片給使用者看,他們才能在下載前快速瞭解這個產品在做什麼。


5.app上架後的圖片展示,務必謹慎考慮,甚至可以外包。


6.apps下載的高峰期:晚上8點到11點。週六的下載量也較高。


7.將宣傳集中投放在產品上架後的2~3天。


8.不同行動商業模式應著重的部分:
(1)廣告:流量、點擊率。
(2)應用內付費:虛擬物品、ARPU、應用程式的獲利設計。
(3)付費下載:價格。
(4)廣告模式和付費下載的融合:LITE版、收費後去除廣告、限時免費。
(5)廣告模式和應用內付費的融合:廣告頻率的控制。

*前端免費已為趨勢。


9.評估收益的方式及應著重處:
(1)總下載量。
(2)啟用app的比例(%): 提升用戶活躍度。
(3)每天用戶使用次數(次/每天x個): 增加用戶黏性。
(4)每次使用的PV(PV/次): 內容。
(5)PV中含有廣告的比例(%): 廣告不要藏得太深、利用自然的間隙置放廣告。


10.廣告營利的四大法則:
(1)廣告展示量。
(2)點擊率。
(3)單價。
(4)填充率。


11.廣告設置的最佳時機:user按下暫停時、過關時、換背景時。


12.廣告內容可以設置在與遊戲內容同個區塊中,以優化空間。


13.不要讓廣告出現在容易被使用者誤點的地方。


14.在UI設計階段就應考慮廣告的佈局。

「2012年台灣優秀學子嶺南修學團」旅途心得

得知這個大陸參訪團的活動訊息,實在得好好感謝班導麗華老師,幸虧仍有預留名額,趕上了最後期限。

在出訪前其實挺苦惱的,因先前參加的GYLA競賽在旅途前一周才得知晉級決賽的好消息,而決賽當天正好就是參訪團出發的第一天。

本來猶豫在兩者之間的取捨,後來才發現,魚與熊掌是可以兼得的,我找了主辦單位代辦7/9日的機票,如此一來便能兩者兼顧。

雖然有一天多的旅程無法參與是有些遺憾,但有時候我們往往得為了更崇高的目標而犧牲一些事,這也是在所難免的。

這次其實並不是我第一次出國,高中時我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日本教育旅行,但當時的目的是想去開開視野,而這次的目的,是想透過自己的眼睛,去印證別人眼中的世界。
在台灣,我們很常聽到大陸是很髒亂的國家、大陸人民很沒禮貌等等,但是,這些都是我們「聽」來的,有多少人是實際去和他們接觸,深度和他們對談,甚至實地走訪過大陸?

所以,參加這趟旅途最大的目的,單純是想貫徹一個理念:「從別人眼裡看到的世界,不代表從你眼裡看到的世界。」

接下來,就是敘述我這幾天的旅途了:


7/9
結束了兩個小時的飛行,在廣州白雲機場下機後,外面滿滿是各家旅行社接機的人群,有的舉牌,有的甚至拿著看板,在人群中仔細尋找我的名字,訝異的是僅僅一張白底黑字的A4紙,竟然一下子就被我從那堆眩目色彩的看板中給認出來了。
在等車的時候,深深覺得那一區的交通實在很糟,外面停滿了接機的車子等人上車,而因為許多車子等不到人的關係,導致車道嚴重堵塞,因此等了好一陣子才看見旅行社的車。

到了逸林酒店,才知道原來這竟是四星級的酒店,但我卻覺得比台灣許多五星級飯店更豪華多了,從挑高的大廳背後的透明玻璃,便能看見寬廣的游泳池,而在大廳旁有間裝飾奢華的酒吧。往裡邊走,那狹長的走道也折騰我不少,因為電梯離房間實在有點距離,而動線又有些凌亂,到了房間感覺花了不少時間。

一說到房間,不得不提的是那透明的浴室玻璃,雖有簾子能遮住,但那厚度我想能稱得上是薄紗了,而拉簾子的地方還是在浴室外面,感覺還真有些彆扭,這大概比較適合情侶入住吧。撇開這缺點不提,房間裡面的布置很雅致,橙黃的燈光、木質色系的牆壁、挑高的天花板,一進來不禁有股平靜的感覺。


短暫休憩後,室友也結束了行程返回飯店,再來便和他在飯店閒逛,結束一天的旅程。


PS:飯店照片




7/10
今天的第一站,是去參加粵台青年論壇,而今年的主題是「孫中山與現代化」,對我這非歷史系的學生而言,還真是有些枯燥。在結束大陸與台灣學生發表的論述後,緊接著的是自由表達時間,我印象最深刻的,莫過於有個陸生提到「我們不該把焦點執著於孫中山先生的理念上,因為那都是過去的思想,我們應該聚焦於現在,想想我們能做些什麼樣的改變。」

老實說這讓我非常訝異,在我先前的刻板觀念是認為陸生因為被政治控制思想的關係,應該是不太會有自己的想法,或者可以說是有著死板的思維。我發現我錯了,他們比我們更有想法,他們比我們更會批判現況,他們比我們更有獨立思考能力,他們在印證知識正確與否的態度上比我們更積極,那,我們呢?

另外,論壇中有提到孫中山先生曾說過「做大事,不要做大官」,這對我有很大的感觸。時至今日,多數人仍「只求做大官,不願做大事」,找工作,求的是穩定,求的是溫飽,而不問這份工作能對這個世界產生多大的影響,不問這份工作對自己的成長能有多大的提升。我不能說他們錯,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走的路,只能說,我不想踏上這樣的路,我不想過著和別人一樣的生活,我想做的,就是在自己垂死之前,盡可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影響力。

這天下午在廣州逛的「上下九街」,很類似我們的西門町,到處都是賣衣服的商家,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在一間看起來全都是山寨的鐘錶店裡,看到店員招呼外國遊客的方式。一開始,他們會先大聲地念名牌的名字,再來,叫另一名店員拿鑰匙開櫃檯底下的抽屜,然後拿剪刀反覆刮錶的鏡面,告訴客人錶是真的(硬度大於剪刀的材質,我想成本也不高)。我覺得他們最高招的,莫過於用這種特意在他們面前拿鑰匙開抽屜的方式,來建立一種「你們對我們來說是VIP,所以才會拿給你們看」的關係,以博得顧客的信賴,不得不說,這真的是很高招。

其實在開始這五小時的逛街行程前,導遊曾告訴我們務必準時在集合地點上車,否則就得自己「打的」(搭計程車)回去。起初,我們這些台灣學生還以為這只是騙騙小孩的把戲,沒想到,時間一到,車就真的走了,而我附近的座位,仍空着。


7/11
這天前往的廣州科學中心,也是一趟有趣的學習之旅。館內設有種類相當繁雜的設施,稍微提幾個比較有趣的設施:360度的翻車體驗、掃汽車零件的條碼顯示該零組件的構造、模擬飛行等,而每一種設施,都能讓你親手去接觸,去體驗,而這也是我所追求實務與知識並重的學習。
以現今多數大學授課情況為例,仍是以教授單方面傳授知識為主,我覺得這對學生學習上會有很大的阻礙,因為這些內容並不能讓學生感受到「這知識學了能做什麼」的體認,我想,真正有效的學習方式是「做中學」,也許有些人會反駁說必須先將基礎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後,才能教他們如何實作,但真的是如此嗎?這裡有篇「沒有好老師,孩子如何自我教育?」,內容提到Sugata Mitra教授以實驗證明了「只要有一個能激發好奇心的環境,孩子就能夠靠著自我探索和同輩之間的分享,而獲得學習。」,這也驗證了「就算不教學生理論知識,他們也能靠自己摸索實踐」。

另外,我稍微提一下大陸用餐前的習慣:一開始桌子上都會有一壺熱水與一個空盆子,熱水的目的是讓你用來洗杯碗、筷子湯匙等餐具,洗完後的這些水再倒到空盆子裡,算是有消毒過,看到這樣的做法,覺得他們比我們更衛生。
與我們同桌的,有個從山東來的同學,叫磊磊,人很幽默,而且非常地熱情,只要坐到他旁邊的位子,那天不胖個幾公斤也難了....另外,我們也從他口中得知,大陸有分八大菜系,分別是魯菜、川菜、粵菜、蘇菜、閩菜、浙菜、湘菜、徽菜,而他們山東人做的菜是魯菜,特色是油、鹹,通常每盤菜裡都會有兩個碗,一個是醬油,一個是鹽巴,前者用來染色,後者用來提味。挺有趣的,在台灣不常聽到這些菜系,我想有很大的原因,還是在於口味習慣上的差異吧。


7/12
在參訪豐田汽車工廠前,我與仲凱農工一名會計系學生的一席對話,讓我對大陸學生的學習現況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。原先,我認為陸生因所處環境過於競爭,每位學生應該都是非常積極向上才是,但他說,大陸與台灣升學體制最不一樣的地方,在於大陸因為學生人數過多,因此要擠進好學校很難,但是要畢業卻很簡單(以研究所而論),因此導致許多人入學後便開始鬆懈。而他們的考證照的風氣也是頗為盛行,但不像我們一樣,到處都有逼近100%準確率的題庫(我不曉得台灣學生考會計類的證照有多難,但以我們資管系的證照來說,絕大部分都是只要你肯花時間死背題庫,證照就能穩穩拿),聽他說,他們的題庫幾乎只有5~15%的準確率,因此都必須下一番苦工。

言至於此,不禁又讓我覺得台灣學生競爭力退後(數據、評論請見【15歲的競爭力】競爭力倒退! 台學生國際排名跌一文),有很大的原因,是因為題庫業者的關係,而這結果的幫兇,也包括了學校、補教業者,這部分我稍後敘述。
先從題庫業者說起,因為他們洩漏原廠的題庫,使得學生貪圖捷徑,光靠死背題庫便能獲取證照,如此一來,還有誰會想從教材中學習知識以考取證照?我認為,考證照的目的應是用來檢驗自己的能力,而不是檢驗自己的記憶力。如今,證照的氾濫,使其價值幾近等同於學歷,拿著這張證書,只代表你獲得了一項證明,卻不能代表你能將所學融會貫通,那麼,這張證照、這張文憑又有何意義?面試官簡單問個幾句,又有多少人能招架的了?

而我會提到學校與補教業是幫兇,就是因為他們是散播「證照拿到再說」的一群傢伙,更要不得的是發送題庫。以我們學校來說,有老師告訴我們證照不要用背的,還舉例學長面試時被拆穿的案例,這我相當認同,但之後卻又為何提供原廠題庫?這種做法實在令人匪夷所思,而我想原因,應是為了以「考照通過率」作為招生手段,但這種做法卻扼殺了學生學習的動力。有捷徑,大家當然抄,但是肚子裡沒有半點墨水,畢業後理當沒有即戰力,難道別人不會說「這間學校學生的素質不過爾爾」這類的話嗎?完全就是炒短線的手法。


此外,我們也聊到兩岸學生報考公務員的多寡(詳細數據請見百萬人國考 最熱職4,124:1 輿論稱考拼爹),果然是與台灣現況相去不遠,多數人仍以「求穩定」作為選擇職業的依據,但這卻會是國家競爭力下滑的開始(前經建會主委陳添枝),我想最大的原因,在於公職體系中,因為有既定的程序,每個人只需按照流程完成任務即可,導致不會去思考如何改善流程以增進效率。當然,我想公務人員中仍有滿懷熱情,一心想為人民生活現況做改變的人,但,這些報考公務人員的考生中,有多少人是懷抱這樣的夢想呢?




7/13
這天收穫最多的,在於搭計程車時與司機的對話。最後一個晚上,我們在深圳,因為仍有時間可以消磨,我們自己「打的」出外晃晃,想親眼見見深圳最繁華的地方﹣東門。一路上,我們從司機口中得知,在這裡租車,是大陸地區最貴的地方,租一天車要530人民幣,跑一天油錢約400人民幣,整天下來至少要1100才能回本,賺得非常辛苦。這才知道,原來深圳計程車開得這麼快,為的是這個原因。

在大陸,城鄉差距甚大,許多人不得不離鄉背景來到繁華的城市討生活,在這裡,生活步調是如此快,但為了生活,仍得繼續熬下去。這時,不禁想到我們GYLA做的﹣來去原住民家住一晚的初衷。政府為保留原住民文化,設置了文化館,殊不知此舉反倒破壞了當地生態,而原住民就業政策,讓外地增開原住民就業的名額,這也使得部落青壯年人口的外移。政府的作法,只讓我覺得是在保留「歷史遺跡」,而不是在保存文化。

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

「世界級教練葛史密斯的領導課–變動時代的領導:協助成功企業領導人更成功」觀後感

這次講座最有趣的地方是:觀眾全部入座後,Goldsmith在開場時立刻要大家和別人換位子,周圍不要坐自己認識的人。

整場演講的互動很多,講解一部分內容後,馬上要大家和旁邊的人實踐課程,例如告訴對方自己想改變什麼,請對方告訴你該如何改變等。

底下是我的筆記:

1.成功者都具備渴望贏的企圖心。

2.職位愈高,給的建議愈會變成命令,因此必須和部屬做好建設。

3.做任何事情前,先深呼吸,問問自己這樣做值得嗎?我是正確的嗎?

4.重要的事再爭,小事就讓它過去。

5.help more,judge less。

6.永遠不要做負面的評論。

7.說話之前不要想推翻別人,或證明自己是對的(例如在別人說完話後,回答:「可是」、「不過」、「但是」),這都是在浪費時間。

8.職位愈高,愈不應自我膨脹,因為別人不是因為你的能力強而尊敬你,而是你的職位。

9.挑選對的客戶才是最重要的,不要想把不對的客戶轉變成對的客戶。

10.如果對方不在乎、不想改變,就不必浪費時間去改變他了。

11.改變不是發自內心想改變,就不用去改變了。

12.判斷對方是否奉承的方式:
(1)How much do they like me?
(2)How much are they like me?
(3)What is their contribution to our organization - and customers?
(4)How much positive, personal recognition do i give them?

13.別追求完美的自己,只追求更好的自己。

14.不要講過去、看過去,那些都已經是你無法改變的事實。
你不能改變過去,但是可以改變未來。

15.當別人給你建議時,你唯一能說的,就是「謝謝」,把所有的建議當成禮物。

16.每天睡前回顧自己整天發生的事,並做一份表格,欄位包含「昨天快樂的程度」、「昨天過得多有意義」、「昨天有沒有收拾自己的爛攤子」等,並給予每個欄位1~10分的評分。

17.想想臨死前,你會和現在的自己說些什麼。

18.永遠不要相信「等你...就能/會...」。

19.隨時問自己、別人怎麼做可以做得更好。

20.想做一個好老闆,先學會做一個好父母。

21.價值觀不是你說的那套,而是你做的那套。

22.當想責備別人時,先責備自己。

23.發揮影響力在決策者的身上,那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。

24.不要執著你沒有的東西,而該執著於你擁有的東西。

25.立刻去做你「現在」認為對的事情。

26.真正的後悔是因為你沒去做什麼,而不會因為你去做了什麼而後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