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

工作週記 - Week12(10/5 ~ 10/8)



自從被時間追著跑之後,開始讓我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同時兼顧家庭、健康、生活、學習與工作,而通常時間安排被打亂的主要原因是在工作上,再進一步分析,會發現「提升工作效率」,是整個環節中最可控的因素。

因此,怎麼樣能在工作時能一次處理多件事、在不影響產出品質的情況下壓縮投入時間,就是我在意的部分。

目前想到的解答是:

(1)使用自動化工具
(2)不得以需手動執行時,以經驗法則快速過濾沒搞頭的參數

自動化工具稍微搜尋一下,只要關鍵字下得好,會找得到蠻多有幫助的資源;而要累積大量的經驗法則,其實靠的就是平時工作上的經驗累積,以及下班後的進修時間,這也是我一直堅持早起學東西的原因之一。

最近在知呼看到一篇「富人的思考方式是什么?」有位創業者回覆的內容寫得很不錯:

「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真的不是金錢,追求金錢是一個本末倒置的事情,很容易迷失自己,督促我每天睡四小時的動力,不是我每天能賺多少錢,而是我願意為我的目標做多少事,花多少時間,傾注多少心血。」

「找到目標,並實際執行」這件事,無論未來才發現與當初預期的路不符都無妨,重要的是過程中帶給你的經驗能讓你一輩子受用無窮。

在我大學剛入學時,其實並不清楚自己未來的發展、甚至是本科有什麼路可以走,因此,就自己爬文把資管系所有的出路都找一遍,找完後開始把這些出路會用到的知識買書回來自學猛啃,看不懂就再找資料學。

學著學著,覺得應該要多出去接觸比較新穎的知識,就開始經常翹課從台中跑回台北參加各種領域的講座、競賽,也認識了些朋友,雖然學費、交通花得兇,但對我當時而言覺得非常值得,即使現在也是如此,尤其能和交到的朋友教學相長,是過程中最有價值的部分。

而大二時,想再進階自己的知識,就開始準備考資管所,也是一樣買了排行前幾大資管所用的教科書回來蓋泡麵啃,每天沒課就是泡在圖書館做筆記、寫考古題。雖然後來發現研究所的目的與我最初的想法不相符就作罷,但這些知識、找資料的方法也讓我的能力更成長一些。

大三時發現自己對提升他人能力這件事很有熱忱,正好學校也開了人資課,就一路朝這方向準備到當完兵,也拿到了張「全方位基礎人資管理師」的證照。雖然和目前從事的資安領域有截然不同的方向,但現在在工作上站的視野就會變得很寬闊。

我想說的是,找到目標之後就開始去做,不要去想未來會怎樣,即便結果和你預期不符,但這些經驗卻都是能幫助你大量成長的養分。

前幾天和當兵時的學長聊天,他問我為什麼堅持睡這麼少的時間,其實後來我想想,對我而言,我也不是想獲得多大的成就,也不是想要鍛鍊肝臟,我只是每天樂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想讓自己比昨天更進步不只一點點,同時把這樣的過程中記錄起來分享出去,和別人一起成長,而這正是我寫書摘、晨摘、工作週記的主要原因。


本週工作心得:

1.溝通能力有時比專業更重要

如欲閱讀更多工作心得,請見 工作週記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