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

【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:訂價不是數學而是心理學,開價、議價、談判的技術】讀後感

1.任意連貫性:消費者以半清醒的狀態,穿梭在超市商品貨架間,只以舊有的線索來判定是否為好的價格。顧客主要對商品的相對差異性敏感,而非絕對價格。


2.當消費者對某產品的購買率頻繁,甚至能記得上次的結帳金額。像這類的產品,建議以「隱藏式」縮減內容量(如將盒身厚度變薄等)。


3.人在預估貨幣價值時,只要施以對比的交易假象與暗示,就很容易受到「錨定」左右。


4.人在面對利害的選擇時,很容易受到壓力影響行為表現。忍受不了損失的人,很可能會義無反顧地賭一把,否則他會嚥不下這口氣。


5.奢華品的訂價藝術,在於量化商品對消費者的價值,無關成本、競爭對手,或是到底同款商品在市場上賣多少錢。例如利用一高價單品來襯托另一低價品的高CP值。


6.餐廳的菜單上不該使用引導點、金錢符號、小數點。


7.人在孤立情境下所做的評估,會比較偏向人與人之間的比較,而不是將結果最大化。這意味著如果人是逐一做出政治決策,人們就有可能把公平當作決策基礎。


8.當賣家向你報價時,先深呼吸,在有機會思考這個價格也許不合理之前,不要做出任何承諾。就當作是一種遊戲:試著盡可能想出愈多理由愈好。


9.當人被迫要有自我察覺意識時,就可能停下來思考自己正在做什麼,這會使人們展現出更令人滿意的行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