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考品管時,雖已知考試模式為 open book、open computer,但沒想過題目竟是如此無鑑別度。
題目包括:
(1)TQM 的指導原則為何?
(2)何謂費根堡的四大絕症?克勞斯比的品管迷思意指為何?
(3)請說明策略應用五個階段?
(4)請略述人力資源管理之目的。
(5)請簡述 PDCA 涵蓋內容?
(6)請簡述 HFMEA 執行的概念與執行的五個步驟?
(7)平衡計分卡包含哪四個構面?請簡單描述!
從試卷內容可以很明顯看得出,出題者只是想讓學生賺分數,安心拿學分,並不在乎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,我想這對其他教育工作者而言,並不是個良善的示範。
我的淺見認為,open book 最初的目的,應在於讓學生在找尋理論原理的過程中,發現與題目之間的關聯,以引導學生產生自己的思考,而不是讓學生翻書就能直接找到答案。
此次題目若是由我自己出題,我會這樣設計:
(1)設計一企業活動或流程,符合TQM的指導原則。
(2)請針對費根堡提出改善品質障礙的四大絕症,分別推測其提出之原因。
(3)設計一產品的策略流程,流程中需分別指出相對應之策略應用五個階段。
(4)試說明人力資源管理為何需存在於企業中。
(5)請根據專題目前運作狀況,撰寫 PDCA 循環。
(6)請根據專題目前運作狀況,規劃 HFMEA 改善流程。
(7)試從平衡計分卡的四個構面,說明為何平衡計分卡能作為企業營運策略的管理工具。
我想這樣的方式,才能讓學生在題目中,體會從理論結合到實務,並產生自己的獨立思考,而許多老師擔心的作弊問題,一點也不用去做防範。
我認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應先思考,自己究竟想給學習者吸收到什麼樣的內容,帶給他們什麼樣的轉變,並以此作為教育的主軸,再去編撰講義、出試題卷。
學生來大學學習,我認為並不是學習如何把網路上的資料抄寫在紙上,訓練寫字的能力。
或許亞洲學生受填鴨思維教育習慣,因此很喜歡教授多出些選擇、是非、填空題,對於需深思的問答題往往避而遠之,我認為這就是亞洲學生喪失獨立思考能力、創新能力的元兇!
當然,除了教育工作者須反思外,學生也該深切反省,
今日結論:我們在社會中的每一個角色,不僅須對自己負責,也應對別人負責。凡事但求問心無愧,足已。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 每日反省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