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給我如此收獲的,莫過於資訊管理導論的林敏平老師與曾淑惠老師。
還記得在開學前,兩位老師已經在 lms 分享了大量的好文章,那時我就深信,這門課的老師絕對是很特別的老師。果然,在上第一次課程的時候,老師們採用了很不一樣的教學做法-實務教學,把這門課當成一間公司在營運。
老師先讓我們票選出幾個職務,包括 CIO(在這門課實際上是定位成CEO)、COO、兩位 CKO、八組的部門經理。然後我猜是由於我吃飽太閒常在 FB 分享文章的行為,有幸獲選為 CIO。
我的職責基本上是:
(1)組織各部門的運作,使其更富效率。
(2)聆聽他人意見,改善執行方針。
(3)帶領公司往願景邁進,並確認公司由上至下皆清楚了解我們的願景。
(4)妥善運用管理人員,協助公司多方面的發展。
(5)每週向八組經理收小組計分表,並彙整給老師。
但是以上我都做得非常糟。
(1)對於部門的經理,我只是催繳計分而已,並沒有協助他們改善效率。而我卻是等到了期末,透過與經理們的對談,才知道原來大家一直都存在著不少的問題。
(2)我幾乎都是在等意見,而不是去發掘別人的想法。
(3)我一直想改變有些人單純想混過這門課的想法,但我做得真的不夠。
(4)我沒有妥善運用管理階層的職責,甚至我沒有和他們協調好職責的範疇。
(5)每週我都會因有些組別的一兩位成員未繳交記分給經理,而未達成週日收齊計分並上傳給老師的任務。甚至在學期末前遺失了各組過去的計分。
真的是非常非常失敗。但也因此,讓我獲得了更多的經驗、體悟。
在資導課程運行的這段期間,我們歷經過:
各部門的企劃提案競賽、個案報告競賽、發展激勵委員會、成立教育訓練委員會、改善有人為了衝計分而發表無意義的回應以及提交不實的計分、大膽修改老師既定好的計分標準等、協助所有人晉升 CEO。
PS:我之前有打過一篇開管理會議的心得,放在 lms 讓每個人看,也有留存在網誌「2011/10/13 資導幹部會議心得」
在這段期間,也受了不少批評,但這也更讓我體悟了一句話「如果你不想招致責罵,那麼你應該什麼事都不要做」。
我學到的經驗,包括:
(1)作為領導人,務必要時時與各層級人員溝通(尤其是基層),聆聽他們的心聲,你會獲得非常寶貴的資訊。
(2)願景是必須由所有人認可的目標,只要有人不同意,它就只是一句口號罷了。
(3)組織成立前,務必事先規範好管理人員的職責範疇,並有相關評核能確定他們確實有執行職責。
(4)對於經理無法約束的人員,管理階層應適時的介入,瞭解原因,並協助改善。
(5)時時透過與他人的對談,了解對方所需,以給予相對應的資源,協助其發展。
(6)每個人對一件事都有不同的看法,你不能要求每個人的想法都和你一樣。
(7)重要的資料務必在不同地方多留存備份。
(8)在開會議之前,就該有相關的議程、目標,結束後也該有下次會議的日期、議程、目標。
(9)在每次會議結束後,要確認每個人都瞭解這次討論的結論。
(10)管理階層人員,須適時地向高層爭取資源給自己的部門,這是作為激勵的必要手段。
(11)通常問題都是出在高層人員,因基層人員只是負責執行。
(12)領導者永遠不要居功,把成就留給部屬,因為別人不會知道你做了什麼,只有你的部屬知道,後續替你賣命的也是他們。
大二的這一年我把時間大部份花在聽演講上,因為我深信學校與業界有很大的一段鴻溝,我必須去外面的環境看看,了解資訊產業邁動,才能不落人後。也是透過聽演講的關係,而認識了不少有拼勁的同儕。甚至與他們共同參與了 GYLA 企劃競賽,獲得了「最佳人氣獎」(工商時報有刊登報導,總算達成在大學期間上新聞媒體的願望 ~)。
另外在暑假期間,跑去參加嶺南修學團,去廣州與當地大學生交流,體驗兩岸的差異,心得放在「2012年台灣優秀學子嶺南修學團」。
而在暑假結束前,也去聽青創會辦的青創講座、中小企業處辦的創業知能培訓課,學習創業的 know-how,也讓我體會到當老闆不是件容易的事,這更讓我學習到高層會考慮的想法。
在當中也認識幾位創業家,看他們在跟我講述自己做的產品時,眼神透漏出的熱忱,真的讓我打從心底感動、佩服。尤其是知道許多人已經有一份穩定的工作,卻毅然決然跳出來做自己真心喜歡做的事,我深信他們一定會成功!
接下來的大三,我想專注在資訊專業領域上,加上現在有專題在身,也不能常常回台北聽演講,頂多回去聽個技術論壇這類的講座,幫自己長些知識,像是11/29就要回去聽的使用者經驗高峰會。
雖然沒有事先規劃,但我發現自己的進程似乎是這樣:大一閱讀大量、大範圍的書籍,尤其以組織領導、自我成長這類型居多;大二聽演講,抓業界脈動;大三潛心專業技術,奠定能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