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

【X創新:企業逆轉勝的創新獲利密碼】讀後感


一. 活在 X 問題的世界

1.創新「成效」應是你的目標,而非創新「數量」。成效來自你能清楚了解想要達成的營業目標和希望追求的機會,進而精挑細選出想要發展的特定創新

2.競爭對手的範圍涵蓋誰有類似你的能力、誰在滿足客戶需求,即便他們來自傳統上截然不同的市場

3.小心過度以客戶群來定義自己,最好是用顧客需求來思考,觀察這些需求(以及相關的行為和態度)如何轉換到其他顧客身上

4.應從全面的觀點來看待你的產品使用體驗,不要從較功能觀點的角度來看

5.顧客體驗永遠是你永保競爭優勢的沃土,如果你的差異化難以複製,便能吸引新客戶,或讓產品接觸到以前對你不感興趣的人,並透過持續不懈地解決顧客未被滿足的需求和欲望,建立起品牌忠誠度

6.應開發的是全面性的系統,而非單一功能的產品

7.開發對的產品,比第一個開發產品來得更好




二. X 創新架構

1.X 創新架構包含四個方法:融入、匯整、多元、適應

2.企業的核心競爭力:提供客戶好處、競爭對手看不到且很難模仿、可廣泛應用到許多產品和市場上




三. 融入

1.企業應偏好獲取與客戶敞開心胸聊天或對產品質化評估的軟資料,而不應偏好硬資料,如市調公司和分析師提供的報告。企業也不應過於專注在眼前的業務上–提供類似產品給老顧客。邊陲地帶才會有新興機會

2.你應盡可能讓自己擁有多元化洞見,範圍愈廣愈好,如客戶、競爭對手、互補者、對比、品牌、組織工具箱、技術、業務與零售、趨勢

3.你必須有背景多元的團隊,才能對多元化洞見分析,如工程、行銷、設計、銷售、商業等背景。所有參與者都應該盡可能熟悉這個研究的每個向量,也應該參與其專業之外其他向量的分析,如工程師可以研究行銷數據,反之亦然。別讓人只埋頭研究自己的專業領域。即便團隊必須分成小組,也要讓不同訓練背景的人相互搭配

4.融入工具:
(1)顧客融入法: 你應讓不同類型的人(如使用者、買家、服務中心和電話客服人員、銷售業務、對購買決策有影響力的人、組裝產品或拆解產品以供回收的工人等)參與底下所有的方法:
<1>民族誌: 登門拜訪客戶,以便了解使用者的周邊資訊。一組由兩到三個研究員執行。「所有」來自不同背景的同仁都應該參與幾場訪談,至少可以當觀察員,好讓每個人都對顧客的生活和需求獲得第一手的體驗
<2>日誌: 讓參與者寫一週或是更久的日誌,捕捉每天(甚至每小時)的活動、感受
<3>顧客協同合作: 產品在經歷開發過程時,就要讓顧客參與。你可以開個「設計參與會議」,邀請客戶來試用仍在草模或是手稿階段的概念,讓他們自行移動組合各個元件,或是利用零組件來打造自己理想中的產品

(2)可用性測試: 盡早用漸進的方法進行使用者測試,不要等到流程末期才執行

(3)競爭融入法: 首先找出競爭對手有誰,問自己以下問題:
<1>哪些企業擁有類似的能力工具箱和知識技能,可能會進軍你的領域?
<2>企業可否採用低成本手法,降低或提升其在供應鏈或價值鏈的地位?在供應鏈或價值鏈的其他地方是否有你能夠動搖的公司?
<3>哪些公司解決的需求跟你的產品一樣或類似,即便嚴格來說,他們並非和你在相同市場中?

你不能光看網站和在店家把玩,來分析競爭商品。你必須買這些產品,用終端客戶的購買方式來買。購買服務一次,用上幾個月,完整了解從頭到尾的體驗,你才會知道競爭對手成功的「細膩」理由。此外,你也應該使用你正在開發的產品

(4)互補者融入法: 找出互補者有誰,問自己以下問題:
<1>這些互補產品的製造商擁有怎樣的能力工具箱?是否有風險會直接擴展到你的領域,成為競爭對手?是否能在價值鏈中搶占一個位子,威脅你的地位?
<2>互補產品解決的需求是否跟你的產品類似?這些產品是否經由調整後即可辦到?你的產品經由調整後,是否也能滿足互補產品所解決的需求?
<3>這些產品是否來自看似毫無關聯的類別,卻正在或可能用來滿足顧客需求,就像你的產品?

你也應採競爭融入法的方式,親自使用

(5)對比融入法: 對比並非直接競爭的對手,而是可供比擬的案例

(6)組織融入法: 向「內」省思,包括公司的價值觀、目標和策略、如何度量成功(隱性和顯性的成功)、對風險變化的容忍度、產品線和能力、過去解決類似問題的努力、技術、智慧財產權、可用的產品概念等。這些要素即構成了組織工具箱

(7)品牌融入法: 向「外」省思,包括你希望傳遞給顧客的人格特質是什麼?你希望他們如何看待你?你的品牌是否定義清楚,在組織內部廣為了解?

(8)銷售與零售融入法: 花些時間在零售環境觀察,你可以假裝是顧客,緊隨真正顧客,詢問他們會如何做決定,攔截在架前思索的顧客,與業務人員訪談,參加業務人員訓練課程,以及與店內買家交談等。
如果你直接銷售或是透過非零售商的管道銷售,就親自訪談與觀察買主的購買過程。他們碰上什麼障礙?支持他們需求和設想他們問題或擔憂的過程是如何?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的流程又是什麼?

5.你必須將從所有向量研究得到的資訊、想法,寫在立可貼上,而不要再從電腦上觀看。這會幫助你更容易搬移、記憶

6.多向量資訊在合成過程中,應把重心放在了解顧客對購買、使用、共同生活的產品的期望為何。產品會如何融入生活,協助顧客完成事情,推動新的活動和生活方式?產品對使用者自我形象、社會和家庭關係又有何貢獻?

7.為了對需求更細膩的思考,應分為兩大類:
(1)功能需求: 伴隨顧客期望產品達成目標和相關性能的需求。哪些功利目的是顧客想要完成的?哪些效能問題必須解決?
(2)體驗需求: 因容易使用和使用品質而產生的需求。這項產品有多容易了解如何使用,是否達到期望的效能水準呢?這項產品讓顧客覺得如何?在使用時或非使用時又對他人傳達怎樣的地位形象?




四. 匯整

1.顧客旅程圖:從客戶的觀點看事情,表示客戶與企業互動所經歷的每個階段:
(1)互動: 當顧客一有了特定需求並尋找解決方案,看到你的產品或類似產品激起了他們的興趣(看到廣告、產品,或聽到別人談論),互動就開始了
(2)購買: 即購買流程,不論是在實體店面或是線上購物
(3)使用
(4)分享
(5)完成: 如成為常客、丟棄或回收產品等

隨著新資料不斷湧入,在融入的過程中應重複查看旅程圖,因為這可能會帶來新的調查方向,及時修正假設和概念

2.觀察顧客旅程圖中針對每個階段的有用題目:
(1)動機: 顧客在這個階段的目標是什麼?
(2)活動: 顧客在這個階段做些什麼事?
(3)問題: 顧客的問題或關切的事是什麼?
(4)障礙: 是什麼阻擋顧客進入下一階段?

3.接觸點矩陣:從企業角度來看如何支援顧客在每個階段的需求。建立在顧客旅程圖之上,每個階段都包含四個接觸點:
(1)產品: 硬體、軟體、服務
(2)互動: 雙向的互動,可能發生在面對面、電話上,或是虛擬世界
(3)訊息: 單向的溝通,包含品牌、行銷輔助物、使用者手冊、廣告、包裝等
(4)環境: 產品被看到或使用的地方,如零售商店、朋友家中、電視產品置入行銷、活動或秀展等

4.善用顧客旅程的了解,將創新努力集中在相關的接觸點上,形塑全新產品的概念,目標是創造裡外一致的體驗。看看每個元素,問自己:
(1)這些接觸點是否關注到顧客的動機,回答了他們的問題或消除他們的疑慮?它們對你的目標客戶,不論新手或專家是否都一樣有效?
(2)這些接觸點是否解決了顧客未滿足的需求,不論是功能還是體驗需求?是否還有些未言明的需求,是你或競爭對手都尚未解決的?
(3)這些接觸點是否都用同樣的語調、相同訊息,甚至是同樣字眼來跟顧客溝通?你的品牌是否被有效清楚地溝通?
(4)從一個階段到另個階段的旅程流動中,是否出現中斷現象,可能導致顧客流失,或是讓既有客戶很不滿意(也許產品退貨代價很高,或是客服熱線不斷)?
(5)這些接觸點是否能讓你與競爭對手差異化,有助保留住客戶?

5.生態系:所有要素如何能攜手合作,提供顧客實際使用的「功能」。在創造全新生態體系時,你應關心下列問題:
(1)生態系的目標是什麼?: 從較高的層次來看,生態體系打算怎麼做?需要怎樣的要素才能辦到?你需要自己擁有生態體系的每個部分,還是可以劃下特定區塊,剩下部分由他人填補?生態體系可以分階段建立嗎?或者它是相互依存的,因此得一次就建立起來?
(2)生態體系如何影響接觸點?: 生態體系的功能性能力,如何影響特定接觸點的體驗品質?
(3)他山之石有何可借鏡之處?: 競爭對手如何打造生態體系?其他產業的企業有哪些他山之石可供借鏡?你應特別留意企業如何選擇特別發展某些要素(硬體、軟體、服務),以及哪些要素是他們自行開發,或是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。你是否有方法能採取不同的行動方針,讓你能用更好方式滿足顧客未被滿足的需求,或是創造成本和未來開發的效益?你是否能充分利用向來被顧客忽略,潛力尚未充分開發的科技或合作夥伴?

6.當你已經有個生態體系,而你正在尋求讓匯整更有效的方法,你應自問:
(1)哪些要素是針對哪些接觸點?又如何形成接觸點矩陣分析中會看到的問題和機會?
(2)依據顧客需求、競爭分析、策略因素來看,哪些功能是你需要合作夥伴在其要素中推動的?
(3)在終端產品上,你的合作夥伴應該被顧客看到嗎?有時第三方的生態體系元素會造成困擾
(4)你是否會因為解決客戶應對要素或是非客戶應對要素,而獲益更多呢?
(5)是否有機會擴展你的能力,從這個類別跨入另個類別呢?
(6)是否有機會延伸你的觸角,讓自己擁有某個目前是由合作夥伴提供的要素?




五. 多元

1.多元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你想「從哪裡」開始推動多元化。為此,你得清楚了解自己的業務領域

2.在思考組織工具箱能力推動多元時,你應自問:
(1)目前的工具箱是否限制了你可滿足的客戶需求?相反的,你的工具箱是否有哪些智慧財產可讓你滿足目前尚未被滿足的需求?
(2)你的核心洞察是否指向未表明和滿足的需求,或是新產品、市場,或是體驗機會,是你可以滿足的?
(3)你的品牌是否有必要的延伸,獲得授權將觸角擴展到想要的方向(客戶是否會認為這種做法很可靠呢)?
(4)是否有其他產品類型,是你的能力、產品、技術或智慧財產可以發揮應用的?
(5)是否有過去「失敗」的產品、概念、技術或是實驗,可以在新的時空背景下起死回生呢?

3.在思考互補產品多元化時,你應自問:
(1)客戶在用你的產品時,是否也同時用其他你也可以生產的產品,或是將功能整合到你的產品中?
(2)是否有鄰近的市場,你認為是不同市場,顧客卻認為是同樣市場?或者,鄰近市場是否有產品可受惠於跨越市場界線的整合,讓產品效益能更優異?
(3)你的品牌是否有足夠拉力,獲得授權將觸角擴展到想要的方向(客戶是否認為這種做法很可靠)?
(4)你的核心洞察是否引導你看到市場機會?
(5)是否有其他產品類型,是你的能力、品牌、技術或智慧財產可以發揮應用的呢?
(6)是否有新興社會、文化、使用行為、購買模式,或是經濟趨勢,正在創造擴張業務的大好良機?

4.考慮進行多元生態體系時,你應自問:
(1)客戶是否有些為滿足的需求,是因為生態體系的落差而造成?或者,這些需求是否可以透過擴充生態體系的能力來滿足呢?
(2)接觸點矩陣是否有漏洞,或是矩陣中有些問題是因為生態體系的元素所造成?是否有你應該爭取更多所有權的領域呢?
(3)關於一個理想的生態體系應該看起來像什麼樣子,你的核心洞見是否對客戶需求有粗略的理解,告訴你更多答案?
(4)是否有其他產品跟你的產品同步被使用,你應該也能自行生產,或是將其功能整合到你的產品中?
(5)是否有其他產品跟你的產品無關,卻在同樣情境中被使用?
(6)有些新的能力是否應該在公司內部有機會發展,還是應該從外界買來?




六. 策略

1.對於創新,你應播下種子,而非森林。創造種子不需消耗很多資源,且很容易就散播開來。對抱持很高期望的計劃來說,這是個降低風險的方式

2.創新種子包括:
(1)圖解
(2)試算表: 是種產品原型,應該與新興概念同步反覆執行,以確保商業案例和產品彼此調整配合
(3)紙製產品原型: 將每個畫面很快畫在不同的紙上,然後再將畫面推疊起來。一種測試手法是夾子夾住一疊紙的上方,讓紙像動畫般翻頁,在放在實體檯子上,模仿真實的螢幕。使用者可以嘗試不同序列的畫面,再提出回饋意見
(4)實體模型或是原型: 模型是看起來像是真實物體;原型是操作起來像真實產品,但長得完全不像
(5)螢幕上的原型: 為了評估軟體和以螢幕為主的設備,螢幕上的原型可以是「點閱型」的示範(只要點擊,螢幕畫面就會立刻帶你到另個畫面,像ppt一樣),或是更細膩的互動展示,讓使用者自己選擇路徑
(6)概念影片: 說明使用情境和價值主張的敘事影片
(7)局部市場測試: 限量生產,針對少數人口進行測試
(8)快速跟進者

3.根本的問題不是「我們得做哪種模型、原型、模擬?」,而是「我們想要創造出怎樣的互動?」

4.讓客戶、員工把玩原型來說出他們想要的東西,比讓他們列舉要求來得容易

5.原型應該要有魅力,才能吸引擁有讓產品變得更好的有趣想法的人

6.評估落差和策略時機的做法:
(1)根據顧客和競爭融入結果,確認出功能和體驗成效的衡量指標。利用洞見深入瞭解未被滿足和表達的需求,找到體驗成效還少了哪些層面,這將讓你有個指標,了解你的產品(以及競爭對手的產品)離「夠好」還有多遠。可用性測試將提供一些具體資料,來比較不同產品的體驗評比
(2)使用產品原型以激勵體驗成效,將其提升到目前產品無法達到的新水準(因為技術、價錢或其他限制的關係),看看是否有個轉捩點,讓既有和潛在客戶都會突然感到興奮不已,認可產品的價值。測試幾種不同的使用情境和能力,來滿足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,還有得用不同方式整合生態體系才能創造出的體驗
(3)追蹤目前的客戶群,並與可取得的全部市場做比較,從而找出該產品類別是否準備進入更為主流市場的信號
(4)如果你有足夠的歷史資料,找尋過去類似的事件,以及哪個產品類別多快演進
(5)持續與供應鏈和生態體系中其他公司保持聯繫,才能看到他們看到哪些趨勢和需求
(6)觀察經歷了類似轉型、可以比較的產品類別,從中汲取教訓




七. 組織

1.你不需要將組織架構設計成讓電子郵件直接寄給產品開發團隊,而是要關心顧客意見的產品開發團隊主動去要這些電子郵件

2.在單一的合作空間中,利用實體的東西,例如立可貼和白板等,處理大量的資訊,會帶來很高的價值。此外,距離也會影響到成效,然而你不必靠科技做為媒介

3.給員工紅利,應是依據你們達到創新目標的成績有多好,達到環境及社區服務目標的成效有多好,而不是只根據獲利來分派紅利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