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

12/4 每日反省 - 從問題中可看出一個人的深度


專題展參觀其他組別時,聽到有人向「點餐系統」主題的專題組提問:「店家在配置座位時,可否配置花瓶等造景?」,從中可知,提問者並未站在店家角度做設想。

店家在配置座位時,考慮有兩點,一是可否自定義座位數,二是可否自由根據店內空間擺設座位,至於造景等這類物件,對店家並無法任何提升商業利益,這對於消費者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
簡言之,所有軟體的功能,應圍繞在目標客群的核心價值,以此案例來看,便是利益。對客戶毫無助益的功能,不過就是做來自爽的。

此外,他也向我們的專案管理系統的進度監控區塊做提問:「若專案人員執意不繳交任務的成果,要如何處置?」這點對於系統並無法進行任何限制,我們的專題規模無法結合薪資系統做扣除薪資的作法,這反而偏向領導層面。領導者若本身知道該專案人員有如此狀況,應直接剔除,或是與專案人員做溝通,了解其進度延緩之原因,也許是外務事干預,又或是領導者激勵時無法觸動其內在激勵因子,總而言之,這部分應屬線下的溝通流程,並非於系統中做限制。

從以上案例看來,提問前沒有一個想獲得實質意義的內容,而是以為了「提問」而「提問」的作法,不過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。

今日結論:提問時務必先釐清問題整體架構,並確認自己想從問題中獲得哪些內容,再行提問,才能縮短溝通成本,亦能不自曝其短。


如欲閱讀更多反省內容,請見 每日反省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